1、生活习性
蚯蚓是最容易见到的环节动物之一,别称地龙、曲蟮、坚蚕等,喜栖居在阴暗潮湿、疏松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,最适存活温度15~25℃,温度低于8℃或高于32℃停止成长,温度低于0℃或高于40℃非常快会死亡,腐食性,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,喜欢安静的环境,受震动后会表现出不安、逃逸等现象。
2、养殖前景
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很广阔,缘由主要有三,其一蚯蚓是最好的蛋白质饲料,可用来养泥鳅、黄鳝等水商品和猪、鸡、鸭等禽畜;其二是蚯蚓体内富含的地龙素、地龙毒素、黄嚓吟、抗组织胺、胆碱等可用于药品加工业;其三是蚯蚓富含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符合现代人对食品营养的追求。
3、养殖技术
1、养殖场地:蚯蚓养殖对养殖场地没什么需要,可以借助房前屋后、庭院空地与旧木箱、废桶、盆罐、砖池、育苗温床等养蚯蚓,也可以借助大田、果园、苗圃、菜地等养蚯蚓。
2、饲养品种:蚯蚓养殖品种因市场、作用与功效、条件等不同而不同,比如菜园、果园、苗圃多的区域可以养威廉环毛蚓,旧房多、荒地多、土地少的区域及城镇居民则建议养赤子爱胜蚓。
3、土壤配置:蚯蚓对养殖土壤的需要比较严格,可以用腐烂的秸杆、杂草或发酵的牛粪、马粪等养蚯蚓,值得注意的是蚯蚓有喜弱酸、怕盐碱的习性,不可以用强酸和碱性土壤养蚯蚓。
4、种苗放养:蚯蚓放养密度不适合过大,每平米可放养1~1.5万条,放养时先将腐熟的饲料调整好湿度,然后开挖沟槽放入含卵块及幼体的蚓种,最后再覆盖5厘米的腐熟饲料即可。
5、平时管理:蚯蚓养殖管理比较简单,其中温度要控制在15~25℃,冬天将养殖土加厚到40~50厘米,盖上稻草和塑料布保温,湿度维持在60~70%,夏天天天浇一次水降温、保湿。
6、当令采收:蚯蚓成长速度飞快,夏天可每月采收一次,春天、秋天可每个半月采收一次,采收后准时补料,种蚯蚓建议每年更新一次,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确保蚯蚓群的旺盛。
4、养殖办法
1、传统养殖法
①办法:传统养殖法是指借助菜地、田地、园林、牧场等养殖蚯蚓,若能将室内养殖法和室外养殖法相结合起来成效更佳。
②优点:传统养殖法养蚯蚓能大大减少养殖本钱,还能借助蚯蚓来改良土壤环境,从而促进农、林、牧等方面的综合增产。
③缺点:菜地、田地、园林、牧场等施放的农药、化肥等农用物质或许会对蚯蚓导致风险,应考虑了解并采取必要的手段。
2、室内养殖法
①办法:室内养殖法是指借助箱、盆、筐、罐、砖地、温床等在室内养殖蚯蚓。
②优点:管理方便、容易照管、养殖容器搬动便捷,温度、湿度等比较容易控制。
③缺点:蚯蚓产量很低,仅适用于小规模养殖,难在规模化生产上推广应用。
3、箱筐养殖法
①办法:借助竹、荆条、藤条、塑料等制成箱筐,规模较大时可叠起成立体箱式饲养。
②优点:箱筐养殖蚯蚓占地面积少,所需人力少,管理便捷,生产效率相对也比较高。
③缺点:木制、竹制的箱筐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腐烂,有条件时最好是用塑料来制作。
4、垃圾饲养法
①办法:垃圾饲养法是指将垃圾经筛选、堆沤后作饲料放入沟内、池内饲养蚯蚓。
②优点:垃圾饲养法既能够处置生活垃圾,又可以收成很多的蚯蚓、蚓粪等商品。
③缺点:垃圾饲养法需要将垃圾进行筛选、发酵等处置,需要的人力相对比较高。